学校首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党建工作 教研教改 信息公开 德润校园 教师发展 家校心桥 平安校园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研教改 > 读书雅舍
《学历案与深度学习》读后感
作者:崔梦超  时间:2024-01-09  来源:教师发展部

     美国思想家伯克有言,“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苏轼亦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个暑假我回读了由南京市第一中学尤小平校长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崔允漷教授主审的《学历案与深度学习》这本书。本书和大部分的教育理论书籍一样:描述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给出解决的办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从思想上指明方向,又能从行动上加以指导。既让你明白“然”,又让你明白“所以然”,还给你教了“怎么办”。

  推荐序中崔允漷教授的两个观点深深地吸引了我。第一个:学习永远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习需要亲历亲为,教师既不能“替学”,即替学生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存在,也不能“虚学”,即整天讲解题目、对答案,漠视学生的学习经历。第二个:要追求课堂中每位学生的“真学习”。教学不是传递信息的过程,而是帮助学生加工信息的过程,也是促进每位学生发生真实学习的过程。这两个观点,让我对“教学”两字重新认识,即教学的重点不是教会学生那些知识,为了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我们教师必须摒弃教师立场、内容立场,转向学生立场,引导学生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阅读过程中,我边阅读边反思了自己的教学。从备课来讲,我要改变以前的只是研读教材、查资源的备课模式。今后我的备课要立足学生,从学生出发,要思考:在多少时间内学生要学习什么?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学会?学生经历什么过程才能学会?如何引导学生巩固已学会的东西?如何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是如何学会的?随着课程改革的再一次深入,我们的教学正逐步发生深刻的变革,从教案到学历案,从教师立场的教之案走向学生立场的学之案,教师从知识的组织者走向学生学习经历的设计者,是我们每位语文人应当做出的不二之选。“我教了,你不会”这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困惑,也是亟待解决的教学难题。这本书解答了我的这一困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是发送信息的过程,学生的学是接受信息的过程,而由学生的“学”到“学会”又要经历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是信息的第一次转换,从学生的学到学会是信息的第二次转换。第一次转换是信息的人际转换,即从教师到学生;第二次转换是信息的自我转换,即学生对信息进行精加工:将新接收的信息从短时记忆转换成长时记忆:将单个的新学概念同化到原有的概念网中,使之结构化;将两个及以上看似不相关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新知识。经过两次信息转换,学生才能学会。只关注第一次转换,不关注第二次,学生一定难以“学会”,信息的第二次转换更复杂、更重要。教师的专业责任就是关注信息从传递到加工的完整过程,以帮助学生实现信息的两次转换。教学,作为完整的专业实践活动,其结束的标志是学生“有没有学会”绝非教师“有没有教”。

  因此,之所以“我教了,你不会”,是因为我们在课堂上只完成了信息的第一次转换,而没有完成对学生来说更重要的信息的第二次转换。换句话说,教师只要在课堂上尽可能地促成学生的第二次信息转换,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对于《学历案与深度学习》这本书的认识,我还只是停留于“初步了解”这个层面上,其中的理论、操作方案我都会反复去读,细细揣摩,并逐步应用于教学实践。我会坚持以学促思,以思助教,在追梦途中,不断前行。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