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学校概况 校园快讯 党建工作 教研教改 信息公开 德润校园 教师发展 家校心桥 平安校园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研教改 > 教育随笔
【语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让生命有根
作者:  时间:2016-12-02  来源: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让生命有根

小学部语文组  李鹃

  【摘要】教师要明确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引领学生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积累语言、了解历史、树立理想、以文化人,促进学生认知与实践相结合,做有根的中国人。

  【关键词】积累语言;了解历史;树立理想;以文化人;让生命有根

  学校开展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已经很久了,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的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何在?他们能理解吗?对他们的人生有用吗?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发明和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是一种历史的创造和存在。实践证明,我们的孩子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文化的种子已经在他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并开始茁壮成长。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厚积薄发

  《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增广贤文》等国学经典作为国学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含天文、地理、历史、等丰富知识,而且语言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当我们把这些文章储存在我们的脑海里,到运用时,便可以从中提取,而我们的孩子正是语言积累的关键期,这样的积累是进学重要和必要的,正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

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地理等知识能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在众多的传统文化经典中,给我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我们的孩子可以从中了解以儒家为代表的伦理道德,源自易经、道德经的自然人生感悟,以及数千年来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当然,还包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人与人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而进行斗争所产生的“谋略思想”等,而这些也可以激发孩子对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三、古代先贤们流传千古的经典会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前一段时间,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栏目董仲蠡老师的演讲《教育的意义》,带给我们巨大的震撼,当我们教育出的孩子学生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确实是教育的巨大的缺失与悲哀。的确,只有知道了我们来自哪里,我们才知道如何去定位人生应该走向哪里?国学经典中看似无用的诗词歌赋,人文历史其实最是我们应该学习的部分,也应该是教育的一部分,因为他们会告诉我们的孩子读书的终极目的应该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近现代的许多伟人、学术大家如毛泽东、周恩来、鲁迅、钱钟书、钱学森、苏步青、竺可桢等,都在少儿时期奠定了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他们都怀抱着远大的理想闪烁于世。

四、学习经典,需要认知与实践相结合

  不能否认, 传统文化中既包含对当下有借鉴意义的内容,也包含无法与现代社会接轨的部分,如儒家的“仁者爱人”、尊老爱幼、爱国、修身、气节等,这些东西是超越时代经久不衰的。但我们也要认识到,由于传统文化形成于过去,其中不少内容完全丧失积极意义。所以需要我们教育者能取精华,舍无用;有形式,重内容;既传承,更创新;既在学,更在用。我们说要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其实更多的时候注重了学文,忽视了“化”人。“化”应该体现在学生气质的变化,人文的变化,最终实现整个民族文明水准的提升。因此,我们在开展任何学习传统文化的活动时就应该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养分的内在化,就是要围绕学生的人格培育、智慧提升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理解和实际应用。因此我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也应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日常行为规范做起,由近及远,从小到大,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中国自古就是重视教育的国度,重视德政结合,《礼记》说,“建国君民,教育为先。”古人对童蒙教育尤其重视,最著名的是“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我们就应该从这些优秀的国学经典入手,从一年级孩子就开始进行蒙学教育,怀揣圣贤之理想,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养分,让每一个传承之人得到滋养,让他们的生命有根,做有文化根基的中国少年。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